20231221 聖誕市集湊熱鬧去。德國奧地利:Day 8-享受雪山裡的溫泉 ♨️
喜歡大自然的小夫妻在回到都市前,
當然不能錯過任何一個中途的景點啦!
我在回到因斯布魯克之前安排了另一個特別的重頭戲-
泡湯!!!!
🌼🌷🌹🌼🌷🌹🌼🌷🌹🌼🌷🌹🌼🌷🌹🌼🌷🌹🌼🌷🌹🌼🌷🌹🌼🌷🌹🌼🌷🌹🌼🌷🌹

進入水之殿堂大廳後,
當初安排這個行程時就祈禱著我們造訪的時候可以下雪,


只可惜今天的天氣陰陰雨雨,

全程45分鐘的馬車結束,馬車夫還會很貼心的幫全車來個大合照~

也有賣雪具和雪橇之類的用具,
【水之殿堂 Aqua Dome】
水之殿堂 Aqua Dome位於奥茨山谷Ötztal中的小鎮-Langenfeld,
據史書記載,
16世紀時附近居民就能從老遠聞到Langenfeld飄來的濃濃硫磺味,
因此此處便逐漸以「Langenfelder Badl」而遠近馳名。
但直至1970年代,此處的溫泉水卻開始逐漸枯竭。
爾後探勘團隊經過不斷地深掘,終於重新在地底下1850公尺處挖掘到溫泉水源,
Aqua Dome飯店也因而在2004年興建了這座超現代的溫泉度假勝地,
讓此處成為阿爾卑斯山群間最著名的溫泉小鎮。
溫泉會館四周環繞雄偉山勢,
會館中包含12座溫度介於34 - 36 °C 的室內外溫水浴池及滑水道、桑拿會館、餐廳及飲料吧一應俱全,
並於2022年新開設了飯店提供遊客住宿。
👉官方資訊
營業時間: daily 09:00 –23:00
官方網址:https://www.aqua-dome.at/en/
飯店最著名的當屬三座巨型懸空的戶外碗狀露天溫泉浴池:
中間那個圓錐狀的玻璃屋是樓梯,
由此通往這三座懸浮在空中的巨大湯碗!
➠有按摩效果的「旋轉碗」
➠每15分注入硫磺泉的「硫磺碗」
➠含有5%鹽分的「鹽水碗」
三座浴池的水溫皆在攝氏32°C至36°C之間,冬季天氣晴朗時,
可在此一邊眺望雪山美景,一邊享受泡湯樂趣。
👉票價(請見下方表格)

👉溫馨提醒
記得當天自己帶毛巾&浴巾會比較省錢💗
請務必記得攜帶泳衣,現場買貴鬆鬆!
歐洲的桑拿很多都是全裸入浴,要尊重當地習俗唷!
🌼🌷🌹🌼🌷🌹🌼🌷🌹🌼🌷🌹🌼🌷🌹🌼🌷🌹🌼🌷🌹🌼🌷🌹🌼🌷🌹🌼🌷🌹🌼🌷🌹
進入水之殿堂大廳後,
只需要在入口處購票後領取感應手環即可進入,
如果你是線上預先購票的話,直接給工作人員掃條碼就可以取得感應手環,
速度會比現場購票快很多!
拿到手環後來到換衣服的地下一樓,
依照手環的號碼找到屬於你的櫃子,
把手環放到櫃子的感應鎖上面,嗶一下櫃子就會自動打開了!
把衣服包包等物品放置好後到旁邊的更衣室換衣服,
Damen是女生更衣室
Herren是男生更衣室
先來個大合照~
泡湯區的周邊有非常多的躺椅休息區,
室內的泡湯區很大,
因為室內有開著暖氣,所以這個池子的溫度是最低的,
約莫只有32度左右唷!
從二樓俯瞰室內溫水池,感覺就像一個大型的室內溫水游泳池,
中間有橋梁通過~
這個池子因為溫度最低,所以主要都是爸媽帶著屁股有三斗火的屁孩在裡面玩水,
所以我們速速跳過!
也可以選擇從上方的門走出去,
我個人建議如果你的目標是直衝戶外溫泉區的話,
一開始千萬不要傻不嚨咚的跟我們一樣跳進室內溫水池走下方水池連通的走道出去,
因為當身體沾到水後,走出戶外時那真的是一個冷到靈魂深處啊啊啊啊!
真心建議全身乾乾的走上面的門出去,
出去之後再下水就好,
尤其是像我們這樣有積雪的冬天,你們會感激我用血與淚換來的建議!😱
到了戶外區之後,首先會進入連接三座碗的水池通道-
漂漂河 RIVER BASIN
這個連通水道沒啥特色,主要就是連通三座碗~
水溫:34度~36度
水深:135公分
走過連通的水道,爬上金字塔後一推開門就可以進入Aqua Dome的招牌-
漂浮碗 Floating bowls
這三座連接著中央玻璃金字塔的碗狀造型設計成溫泉池,
三座池子各自有不同的按摩及療養效果,
水溫高低也各有不同,
且依照漂浮碗所在的位置,分別可以欣賞到周圍360全景無死角的山谷風光,
絕對可以讓人舒服愜意到在裡面泡到皮膚皺掉~
水溫:35度
水深:135公分
衝進金字塔後爬上樓梯,推開門就可以衝進第一座碗,
這座碗的位置最低,
特色是中間有按摩SPA瀑布,兩旁也有按摩出水孔,
正好適合昨天玩雪橇一整天之後需要放鬆的我們!!
每周五的時候晚間還會在水池底下打燈,讓客戶可以享受在星空下泡湯的樂趣~
緊接著繼續爬上樓梯,就會來到位在金字塔中央的第二座碗,
第二座碗位在玻璃圓錐的後方靠近山壁的那側,
第二座碗位在玻璃圓錐的後方靠近山壁的那側,
這座碗我的印象不深。。。真心不太記得有啥特色了😆
第三座碗,也是最高的那座,溫度也最高最舒服!!!
這座碗周邊有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凹槽,
你可以完全平貼著背部躺在溫泉中,
凹槽設計了不少按摩出水孔,可以讓你一邊享受溫泉一邊水療按摩,
我們四個一致評選這座碗最棒!!!!
不過三座碗之間並沒有水道連通,
每次移動都必須離開水池後衝進金字塔,然後推開門後再衝進下一個水池,
雖然金字塔裡有微微的暖氣,但真的沒有很暖,加上身上都是水滴,一整個冷到爆炸啊!
所以我們每次換湯碗的時候都是:
鼓起120%的勇氣抱著壯士段碗的決心起身,
緊接著再以百米的速度衝進玻璃圓柱,然後尖叫著上樓,
然後在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推開下一座湯碗的門衝進超爆冷的戶外,
然後狼狽無比的衝進下一座湯碗裡。。。😝
整個動作有如行雲流水順暢無比,但臉部表情極度狼狽,
所以幾乎每次推開門進入下一個水池前都會看到不怕冷的老外在水池裡含笑看著我們。。。😩
可以一邊欣賞雪景一邊泡湯真的是至高無上的享受啊!
超級幸運的就在我們造訪前一週,
位在平地的Lankofeld終於降了好幾場大雪,成功的讓周遭群山、甚至是湯碗四周的綠地都被白雪覆蓋,
在雪山圍繞的環境下,熱騰騰的溫泉湯碗冒著白白的蒸氣,
泡完湯之後,
還可以來到一樓大廳左手邊的餐廳用餐,
請記得餐廳的入口在門禁的裡面唷!
大家千萬不要傻傻的刷卡出去找餐廳,這樣你就回不來了!
餐廳的入口處就在過了門禁關卡的左邊~
你可以換完衣服再來吃飯,會是如果時間充足的話,也有不少人穿著泳衣抱著浴巾來吃,
整個建築內都是有暖氣的,所以不用擔心會冷唷!
除了用餐之外,很建議走到餐廳外面拍照唷!
餐廳外面的陽台可以欣賞到Aqua Dome三個巨型溫泉湯碗的景色,
趁著後方雪山美景,絕對是超級特別的景致呢!
餐廳的餐點非常普,種類也不多,但還算是可以吃飽~
4人大合照一定要來一下的!!

室內的二樓還有旅館住戶專用的休息室,
整體來說,
我個人覺得Aque Dome勝在周圍的景色特殊體驗,
附近被雪山環繞,又躺在巨大湯碗裡的感覺真的很特別,
三大湯碗在雪地裡冒著騰騰熱氣的景色拍照起來也很好看,
唯一的缺點可能是溫泉的水溫沒有非常高,我個人還是喜歡日本那樣熱到不行的溫泉啊!♨
泡湯行程結束後,
繼續一路從山區往北朝著因斯布魯克前進,
中途我又安排了另一個戶外的活動-
但在其他都市裡體驗一點感覺都沒有,
行程好不容易進入到處都是雪的地方,在雪地裡乘坐馬車感覺比較酷~
所以趁著這次機會正好可以帶著閨密們體驗一夏在雪地裡坐馬車的貴婦感啊😎
我們這趟順路會經過可以乘坐雪橇馬車的地點包括:
新天鵝堡、Seefeld in Tyrol、Kufsteinerland。。。等地,
因為我個人是想要,
所以當初在Soelden山谷裡找了好久,無奈這個山谷實在不流行馬車啊!!
考量行程的安排,
🌼🌷🌹🌼🌷🌹🌼🌷🌹🌼🌷🌹🌼🌷🌹🌼🌷🌹🌼🌷🌹🌼🌷🌹🌼🌷🌹🌼🌷🌹🌼🌷🌹
【提洛邦塞費爾德Seefeld in Tyrol】
提洛邦的塞費爾德是奧地利Tyrol邦-茵斯布魯克縣的一個山區小鎮,
位於韋特施泰因山脈和的卡文德爾山脈之間的高原上,
這個小鎮所在的山谷位於從米滕瓦爾德Mittenwald到因斯布魯克Innsbruck的朝聖道路上,
因此從中古世紀就成為極重要的存在,
不僅成為朝聖路上的重要中繼站,也成為奧格斯堡和威尼斯之間的貿易站的中轉站。
除此之外,
這裡也是奧地利著名的冬季運動中心,因位處奧地利進入阿爾卑斯山的重要關口處,
加上小鎮周圍平坦地區範圍不小,山谷地勢又易於冬季降雪,
因此這裡是臨近地區是北歐式滑雪Nordic Ski和高山滑雪Alpine Ski的熱門地點,
更是幾屆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
如果跟我們一樣駕車前往的話,直接把車子停在旁邊的停車場就可以了,
雪橇馬車的費用依照行程不同,下面把2023年的價目表列給大家參考:
Fiaker Seefeld
官網:🔗連結
電話:+43 664 86 95 300

🌼🌷🌹🌼🌷🌹🌼🌷🌹🌼🌷🌹🌼🌷🌹🌼🌷🌹🌼🌷🌹🌼🌷🌹🌼🌷🌹🌼🌷🌹🌼🌷🌹
出發前先跟馬兒合照!!
我們最後選擇的行程是Lake and village run vis Seechirch,
行程時間是1小時,
價格是4個人總價80歐,
整個路線會帶著你遊覽Seefeld湖濱一圈,
然後從小鎮的另一側繞回到鎮上,完成小鎮巡禮~
上車之後,馬車夫就會馬上幫遊客蓋上大大厚厚的毛毯~
原本我們還以為蓋個一層就差不多夠暖了,
沒想到第一層蓋完之後,車夫又再蓋了一層羊絨絨的羊毛在最上面,
這下子原本還擔心陰天搭乘馬車會冷的我們完全不用怕了,
蓋著羊毛毯坐在馬車上,
拍照起來是不是很像公爵和貴婦~
行程從鎮中心出發後,要先走一小段的車道,
緊接著馬車一轉,直接轉進了湖濱的小徑,
許多臨湖小徑開闢成了ski 的路線,
這項活動在Seefeld這個小鎮非常盛行,
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的遊客直接入住這個與世隔絕的小鎮,
就為了享受這裡豐沛的白雪和平緩的雪道及被群山環繞的自然風光。
沿途會經過鎮上最著名的白色湖畔教堂-
Seekirchl
這座教堂是鎮上最著名的地標,
在1629年開始動工,整整過了37 年才在1666年竣工,
教堂的中央建築為特殊的八角形平面,在蒂羅爾州是極為罕見的建築設計,
其無柱圓頂和封閉式鐘樓由宮廷建築師小克里斯托夫·甘普(Christoph Gumpp the Younger)設計, 是該地區最受歡迎的明信片和照片主題。
和其他滑雪場所在的山區相比,
Seefeld in Tyrol小鎮的地勢非常平緩,
卻因為身處在迎風面的山谷裡而在每年12月中之後就能夠有非常穩定豐沛的降雪,
加上周遭山勢平緩,
雖然無法有陡峭的山坡作為雪道,
卻非常適合從事ski、雪地健行winter hiking、雪靴健行snowshoe hiking以及馬車雪橇horse drawn carriage等活動,
就連我們隔天在因斯布魯克和當地的一位老杯杯聊天,時,
他也大力推薦我們可以來這個小鎮走走,
當我們告訴他我們前天剛造訪過這裡呢!
老杯杯還露出一副“哇塞你們是識貨的”表情,
只可惜今天的天氣陰陰雨雨,
冬天在歐洲遇到這樣的天氣最虧了,因為如果氣溫更低一點飄雪,起碼還可以看到雪景,
像今天這樣剛好在零度以上卻濕度過高的天氣,飄起雨不僅拍照醜醜又看不到雪,
虧啊~
不過想想又覺得我們超級幸運,需要在戶外玩耍和重要景點的行程時,天氣都超級好的!
前面幾天的羅騰堡、紐倫堡、新天鵝堡、就連昨天玩雪橇都有好天氣,
到了今天的室內行程-早上泡湯,搭乘馬車時又有頂棚遮雨,
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受天氣影響,所以真的算是幸運指數破表了呢~(有沒有超級正向思考)
馬車巡禮全程的時間將近45分鐘左右,我個人是覺得前20分鐘還滿新奇有趣的,
但到後會覺得有點單調無聊,
畢竟馬車可以行進的路線都是以平地為主,
雖然說路線中會有樹林、湖泊、市區等等的景色,但變化不是太大,
全程耗時又滿久的,加上今天天氣不太好,風景因為陰雨而大打折扣,
所以馬車行程我個人是覺得普普通通不是太推薦,
沿途還會經過已經完全結凍的Seefeld,
湖泊的兩岸開闢了很多條的路線,可以看到滿多人在這裡運動的~
整趟馬車的行程不僅會帶你穿梭小鎮的市區,
沿路也會經過樹林區和湖泊,
路線的風景變化其實滿多的,但時間真的拉太長了啦~
加上我和老公歸密們都是超級喜歡走路運動的那種人,
所以像這樣待在馬車上、不能看到喜歡的風景就下去走走的活動,實在有點隔靴搔癢!!
個人覺得這樣的貴婦行程適合:
1. 不喜歡走路和雪地健行的人
2. 喜歡游船或遊車河的人
我和老公是那種就算到了水鄉澤國也不喜歡搭船遊河的人,
深深記得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乘船遊河的印象就是隔靴搔癢,
看到美麗的景色都不能走近一點拍攝,全程路線只能坐在船上讓人帶著走實在不夠盡興,
但如果你是喜歡有船或車子帶著你遊覽指定精華路線的人,倒是很適合搭乘雪地馬車唷!

全程45分鐘的馬車結束,馬車夫還會很貼心的幫全車來個大合照~
真可惜今天陰雨綿綿風景都因此失色許多,
回市區之前,我們先來到位在郊區的購物中心
DEZ Innsbruck
比較少造訪歐洲的閨密們少有機會在歐洲購物,
所以趁著行程拉到茵斯布魯克這個大城市,
官方網站:🔗連結
這間商場裡面的品牌除了像是C&A、CALZEDDONIA、dm、H&M這種平價國際大牌之外,
還有很多當地一些比較小眾的品牌,
除此之外,商場裡面還有大型的超市,
對面還有一間獨棟的超大INTERSPORT,
奧地利的超市真的是買伴手禮的好地方,價格普遍都比機場便宜很多,
如果要買巧克力之類的伴手哩,真心建議有看到超市就先買起來,

同樣都是INTERSPORT,每個城市會進貨的品牌和品項都略有不同,
像奧地利這種冬天以滑雪為大宗的國家,INTERSPORT裡面賣的滑雪相關用品就比德國更為多元齊全,
進貨的品牌上面則會略有不同,奧地利比較多CMP這類的牌子~

也有賣雪具和雪橇之類的用具,
總之雪地相關的運動衣物和設備可以說是相當齊全,
有些很不錯的品牌,如SALOMAN、ATOMIC、HEAD之類的雪靴,硬度80~100之間的熱門硬度,
打折下來居然價格可以到200歐左右,真的是打折打到骨折,
不過可能因為是冬季期間不是爬山的旺季,所以登山鞋沒甚麼特價,
價格普遍比我2023年在北藝山區小鎮裡的運動用品店看到的貴,
等到逛到飢腸轆轆之後,才決定趕緊找個商場裡的餐廳集合用餐去囉!
晚上選擇的是這家
Le Burger DEZ Innsbruck
官方網站:🔗連結裡面的肉排鮮嫩多汁而且是真的大塊的牛肋條,不是絞肉打成的肉排,
搭配上裡面的青菜配料,
🌼🌷🌹🌼🌷🌹🌼🌷🌹🌼🌷🌹🌼🌷🌹🌼🌷🌹🌼🌷🌹🌼🌷🌹🌼🌷🌹🌼🌷🌹🌼🌷🌹
小夫妻的行程規劃表裡有很多私人資訊,所以不方便提供行程規劃檔案,
我會把蒐集到的資訊全部提供在該系列文章裡面,
部落格的左邊是用每一趟旅遊的目的地作為分類,每個系列都會有完整的:
● 行程總覽 ● 交通比價 ● 住宿比價 ● 地圖分享
● 每天遊記 ● 每天穿搭 ● 戰利品和旅費細項分享
如果是自助難度比較高的我會另外分享一些細節,
大家可以依照不同的系列和需求去找文章,
我會把蒐集到的資訊全部提供在該系列文章裡面,
部落格的左邊是用每一趟旅遊的目的地作為分類,每個系列都會有完整的:
● 行程總覽 ● 交通比價 ● 住宿比價 ● 地圖分享
● 每天遊記 ● 每天穿搭 ● 戰利品和旅費細項分享
如果是自助難度比較高的我會另外分享一些細節,
大家可以依照不同的系列和需求去找文章,
挑選你喜歡的行程、住宿和租車公司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