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 聖誕市集湊熱鬧去。德國奧地利:Day 12-聖誕節當天真的是空城耶~
🌼🌷🌹🌼🌷🌹🌼🌷🌹🌼🌷🌹🌼🌷🌹🌼🌷🌹🌼🌷🌹🌼🌷🌹🌼🌷🌹🌼🌷🌹🌼🌷🌹
【慕尼黑Munich】
慕尼黑是歐洲最繁華和現代化的都市之一,同時又保留著當地傳統的古樸風情,
其被譽為德國最瑰麗的「宮廷文化中心」;
又因其為德國重要的經濟及文化中心,因此被稱為隱藏版的德國首都。
慕尼黑的聖誕市集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
主要以市政廳(Rathaus)旁的Marienplatz廣場上的巨型聖誕樹往外輻射散出。
👉推薦餐廳:
皇家啤酒屋Hofbräuhaus München (不可預訂)
百年豬腳Augustiner Stammhaus
地窖餐廳Ratskeller (Reserved @ 12/24 18:00)
啤酒花園Augustiner-Keller (Reserved @ 12/25 19:00)
肉桂捲Cinnamood München
👉拍照景點:
老彼得教堂Sankt Peter
聖母教堂南塔Frauenkirche
🌼🌷🌹🌼🌷🌹🌼🌷🌹🌼🌷🌹🌼🌷🌹🌼🌷🌹🌼🌷🌹🌼🌷🌹🌼🌷🌹🌼🌷🌹🌼🌷🌹
今天的飯店是沒有先買好早餐的,準備和老公閨蜜出門覓食去囉~
我們在市政廳廣場週遭繞了好幾圈,

踏過這306階梯 終於登上塔頂囉!!!

真心太感謝我的閨密們了!!


離開了老彼得教堂後,順著教堂側邊的巷弄回到瑪麗亞廣場~


2樓就可以直接看到前方的溜冰場情況,
回到市政廳廣場這時候的天色也差不多暗下來了,
慕尼黑聖誕市集的最後一天是12月24日聖誕夜,
只是出門前先看看老公這身裝扮😖
外套是很帥啦!但是把寬鬆的雪褲配在裡面到底是怎樣??
位置就在老城區的西南方,距離市政廳廣場只需要步行500公尺左右的距離,
超級方便,
從我們的旅館一路走到市政廳廣場多數的道路是行人徒步區,
雖然說老早就已經有心理準備聖誕節的當天商店多數不開,
但我原本還以為身為南德最大的城市,
再怎麼說市區內應該還是有些商店會營業吧?
沒想到歐洲人在放聖誕假期跟真的是放得很徹底,
不僅是商店全部關門,就連餐廳也只有零星的一兩間有開,
整個城市和我們前次造訪時熱鬧無比的樣子大相逕庭!聖誕節當天真的有夠冷清!!!!
我們在市政廳廣場週遭繞了好幾圈,
大街小巷通通都繞了一遍,才好不容易找到2間有開的餐廳!!!
真沒想到在聖誕節的早上吃頓早餐是這麼的不容易啊!
有看這篇文字的好孩子們,
請大家聖誕節當天盡量往戶外的郊區跑,千萬不要留在市區內喔!!
我們選擇了這間會在大教堂後方的andechser am dom
這間餐廳算是比較正式一點的餐廳,網路評價也很高,
重點是他在聖誕節當天有推出南德特別會在聖誕節當天的早上吃的食物-
水煮白香腸!!!
每個桌子上方的吊燈都還裝飾著聖誕紅和燭光,
沒想到這間餐廳水準還不錯耶!!
這個匈牙利燉肉可以說是近期我吃過最好吃的!!
湯的部分完全不會太鹹😍
(很多匈牙利燉肉的湯會做得很鹹,完全無法當湯喝)
居然意外偏見從聖彼得教堂裡做完聖誕禮拜步行出來的神父們,
身著正式服裝的神父們列隊行走在教堂旁的巷弄裡,
繼續在向弄裡走走晃晃,聖誕節早晨市區的人潮真的好少好舒服啊~
走著走著,來到今天的第一站-
聖母教堂Frauenkirche建於1468年到1525年,和慕尼黑其他的教堂一樣,
這座主座教堂經歷了兩次大戰的砲火攻擊,只剩下現今外部的兩座高塔維持完好,
因此目前的教堂主體的重建這是在1945年到1994年才完工。
其外觀最大的賣點就在於教堂外部雙塔的設計,
洋蔥式的圓柱鐘塔完全是文藝復興建築的風格,
教堂哥德式的梁柱則是讓建築看起來更為壯闊。
因慕尼黑市區限高100公尺,因此聖母教堂Frauenkirche是市區內最高的建築之一。
惡魔的腳印The Devil’s Footprint是教堂內最有名的傳說,
建造之初建築師巧妙的設計讓陽光不照射到惡魔站的位置,
讓惡魔以為內部不見天日,
完工後惡魔一怒之下,大力跺腳逃出教堂並留下了腳印。
前方有個小小的廣場,正好可以把超級高的雙塔拍進畫面中~


正因為重建時間較晚的關係,因此教堂內部相較於外觀的華麗,
走的是相當樸實的簡約路線,並無過多的裝飾及雕刻,
畢竟今天真的沒啥其他地方可以去,
教堂塔樓有開我已經無比慶幸了!!
其實這個塔樓小夫妻在2016年初訪慕尼黑時已經去過了,
原本想讓閨密們趁著明天小夫妻獨自去滑雪的時候自己造訪的,
鐘樓登頂的階梯共計306階,
對於每天都會在公司爬個40層樓的我來說真的完全不是問題,
踏過這306階梯 終於登上塔頂囉!!!
爬了氣喘吁吁為的就是這個景~
【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
市政廳西邊的鐘樓是這座建築最有代表性的標誌,也是老城內除了教堂鐘塔之外的制高點,
鐘樓高度85公尺 是全德國最高的鐘樓,
每天11點、12點、17點和21點 鐘樓上會有32個木偶旋轉出來表演,
表演時間為10分鐘,
鐘樓木偶表演的歷史起源於15 16年慕尼黑鼠疫大流行時期,當時全市有幾千個人因而上喪生,
整個慕尼黑宛如死城,
直到52年後,威廉五世公爵為了恢復重振慕尼黑,便在這裡舉行大婚慶典遊行以恢復人氣,
人們為了紀念這次的大慶典,
就在市政廳的鐘樓上設置了這座木偶大鐘,演出的內容就是1558年威廉武士婚禮的盛況,
上層的小銅人會像咕咕鐘一樣輪番旋轉表演騎士比賽的場景,
下部的小銅人則是表演箍桶匠的舞蹈,超級可愛。
慕尼黑的市區都是這樣尖頂白牆紅屋頂的房子,
真像童話世界一樣可愛呢!!
拉近俯瞰新市政廳,
周圍哥德式的華麗雕刻真是讓人忍不住讚嘆呢~
今天塔樓頂樓的人潮洶湧,
看來在市區向弄間閒晃的時候沒啥人潮是因為人都湧到塔樓這個唯一有開的景點來啦!
好不容易擠到可以拍照的位置,佩妮又當起了超稱職的拍照小幫手,
美美的合照再度入手~

真心太感謝我的閨密們了!!
【老彼得教堂Sankt Peter】
慕尼黑的聖彼得教堂是這座城市最古老的教堂,
教堂的歷史可以回溯到1158年,
因為歷史悠久的關係,所以當地人稱它為老彼得教堂。
這座教堂年代久遠,幾百年來經過不斷的毀壞和重建 ,
才呈現目前教堂內部同時結合了哥德式和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的多元風格,
12世紀時這座教堂蓋成羅馬式的樣貌,
直到1327年被大火燒掉後,擴建為哥德式建築風格,
1368年到17世紀增建了92公尺高的文藝復興式高塔和巴洛克式的唱詩班席位,
也因此教堂內部呈現多元的建築混搭風格。




離開了老彼得教堂後,順著教堂側邊的巷弄回到瑪麗亞廣場~
這時候時間已經是中午左右,廣場上總算熱鬧了起來,
廣場周遭是由新舊市政廳構成,中央有座絕美的噴泉~
新市政廳是由不同的建築群結合在一起的,
所以周圍有各式各樣的店家和餐廳內部也圍出了一些露天的小廣場,
遊客可以自行走進廣場裡參觀,
廣場還有一些餐廳和咖啡廳,甚至地下室還有一間知名的德國啤酒百年酒窖Ratskeller,
這個餐廳就是我們今晚預約好的用餐地點唷!


入口處的走廊還有樂褖現場演奏,
順著考芬格大街Kaufingerstraße往西邊走,
回味一下前次造訪時進城的路徑😍
大街的盡頭就是進入老城的西側門戶-
卡爾門Karlstor是慕尼黑在戰後倖存的3座城門之一,
是大部分旅客進入市區必經的一座拱門、也是慕尼黑的重要建築物之一,
在1857年原本的城牆因為火藥爆炸而不得不拆除,但是兩個側塔得到當地政府的重建,
雖然說重建的樣貌有所簡化,
但現在的遊客也依稀可以回想當時這座城門宏偉華麗的樣子。
有趣的是,我們造訪的聖誕節當天,
城門的正前方居然架起了溜冰場和小小的市集攤位,
2層樓高的攤位下方就是成排的熱食街,有賣熱紅酒各種熱食的店,
上方則是座位區~

2樓就可以直接看到前方的溜冰場情況,
感情這個設施就是架設給父母們放風小孩用的嘛!
朋友在底下溜冰,爸媽們在樓上喝酒聊天順便看著小孩,
於是佩妮+老公/莎莎+我再度兵分兩路,
咖咖和我去佔位子,其他兩個買食物去~
佩妮+老公/莎莎+我這樣的分組方式不知道是從行程的哪時候就形成的默契,
每當到了任何需要兵分兩路的時候,妮莎就會自動分組陪伴我和老公分頭去進行要處理的事情,
比如每次到了飯店,老公要去停車、我要去辦住房手續,
妮莎就會自動一人陪伴一個處理事情,這真的是夠熟購要好才能養成的默契啊!


早上在市區內繞了一整圈,反正店家都沒開,

這趟遊記放上網之後,好多人來跟我說好的旅伴很難得,
沒錯我也這麼覺得!!
別說其他的,光是小夫妻兩個人旅行的默契就需要1-2趟的旅程慢慢磨合,
更何況是平常並未生活在一起的朋友呢?
只是超幸運的是,我的兩個閨密不僅包容性超強、適應力很高、個性很隨和,
兩人的個性和小夫妻還剛剛好該一致的地方非常相似,該互補的地方超級互補,
我很喜歡規劃旅程,閨密們剛好都是配合度超高完全不挑食不挑景點的人,
隨便找間餐廳他們都覺得很滿意、隨便找個景點都可以隨遇而安,
就連像今天一樣甚麼店都沒開,他們還安慰我即使只是市區邊聊天邊散步也可以很開心;
我是那種嗨的時候很嗨很快放完電的類型,
身為E型人的佩妮有永遠用不完的電力,
只要有她在,氣氛絕對不會有冷場沒話聊的時候,是旅行時不可或缺的熱場開心果~
我屬於事前規劃的類型,
遇到了突發狀況需要應變時,理性高效率的莎莎會非常迅速的開始查詢所有配套方案,
完美的解決了會讓我手忙腳亂的應變問題。
回國之後好多認識我們四個人的朋友跑來問我們旅程中有沒有吵架?有沒有鬧彆扭?
沒有。完全沒有。
可能是因為在這趟長途歐洲旅程之前,我們在疫情期間已經經歷了好幾趟台灣的小旅行?
彼此甚麼尿性、該避開的點、可以鬧的點都清清楚楚,
所以這趟第一次的歐洲旅城比想像中順利又開心很多(除了佩妮雪橇迷路的時候😁😆😂),
我自認在旅行上是個配合度很低的人,金牛座的個性有很多堅持,
想去哪裡、想拍到甚麼、想買到或吃到甚麼,在意的點一大堆又難妥協,
遇到一個甚麼都可以配合我的老公,已經讓我覺得把這輩子的好運都用完了,
沒想到的是這兩個閨密居然也能完美的配合和包容,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更不用說我們四個的個性很像、又身處同樣的行業,沿途在自駕的車子上幾乎無時無刻都在聊天,
整整10幾天的旅程還有聊不完的話題,
想想連我自己都覺得很扯~
所謂的閨密大概就是這樣吧,
很多話可以講、累的時候就算待在彼此身邊刷手機也不會覺得尷尬,
有人堅持的時候另一方就自動往後退,
就像是四個個有稜角的畸零,卻剛好可以拼湊出一個完美的圓形。

早上在市區內繞了一整圈,反正店家都沒開,
決定先回房間睡個午覺,等黃昏入落後再出門晃晃間覓食~
午睡過後正好夕陽漸落,從旅館出門後順著南邊走,
先是來到位在旅館旁邊的另一座城門-
這一側的街道非常多漂亮的餐廳,
五顏六色的房子和燈火通明的餐廳,搭配著蕭瑟的冬季枯枝,
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
這時候廣場中的攤位已經拆得差不多了,
只留下了中央巨大的聖誕樹,入夜上居然還是點上了登,
在偌大的廣場中閃耀著聖潔華麗的光彩。
【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
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是慕尼黑的中心,於1158年由獅子亨利Henry the Lion建立。
名稱來自廣場中央於1638年建立的瑪利亞圓柱Mariensäule,
以慶祝瑞典軍隊撤離慕尼黑。
銅柱上有4個天使斬殺惡魔的青銅雕像,
分別是獅子(戰爭)、蜥蜴(瘟疫)、龍(飢荒)、蛇(異端)。
在高緯度的國家最美的就是每天黃昏的藍光時刻,
絕美的暗藍色天幕,搭配廣場中央綻放著點點燈光的聖誕樹,
烘托後方的市政廳建物宏偉華麗,整個廣場籠罩著神聖又華美的氛圍。
慕尼黑聖誕市集的最後一天是12月24日聖誕夜,
所以今天早上就陸續有工人開始拆除廣場上的聖誕市集攤位,
到了晚上,很多攤位已經撤出廣場了,
當然是為了覓食啊!!
今天是12月25日聖誕節,所以我早就提前預約好了位在新市政廳樓下的啤酒豬腳地窖餐廳-
服務員馬上會超迅速的帶你到定好的餐桌去,
桌上還有放我的名字耶~
所以今晚是我們這趟旅程的慶功宴!!
身在啤酒和豬腳之都,又是慶功宴,
今晚絕對要大吃特吃一番~
我們點了沙拉和另一道酪梨和雞果弄成的莎拉作為前菜~
主菜當然是最重要的豬腳和啤酒!!
不過這間的白香腸沒有早上的好吃,
早上的白香腸是水煮得比較清淡,晚餐的是用煎的比較鹹,
用餐完畢後回到廣場上,天色已經完全黑啦!!
微醺又飽足的城著晚風晃回旅館,滿足~
看幾次都還是回味無窮!
回覆刪除